接到市民反映后,记者随即冒雨赶往云台村核实情况。云台村的这条河道穿村而过,河面较宽,河水干净,只是路旁的绿化带里,确实有三处很明显的河段堆放着建筑垃圾,其中一处在云台村岭脚吴自然村村口,另两处在云台村百亩洋自然村的进山口。这些垃圾中有尼龙袋、马桶、碎砖头、水泥块,还有成块的墙体、空心板。
记者观察到,岭脚吴自然村村口的这处垃圾堆,是直接倾倒在河道内的,一层又一层的垃圾形成了一座小山,占据了四分之一河道,与旁边“严禁倾倒垃圾 保持环境清洁”的告示牌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百亩洋自然村进山口处的两处垃圾则直接堆放在山路旁,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中由于堆积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部分垃圾开始倾斜到了河道里。
“这些垃圾多数是附近村民装修、改造房子产生的,可能是图省钱和方便吧。”正在溪边洗衣服的一位岭脚吴自然村村民告诉记者,该村村口有一个垃圾中转站,村民会很自觉地把生活垃圾送到那里去,但是因为建筑垃圾量多又占地方,所以有些村民就会直接把垃圾倾倒到河道里。“有一次我看到有人推着车把垃圾倒在这,上去劝了几句,差点吵起来。”
那百亩洋自然村进山口的这些垃圾又从何而来?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找到了住在山脚的一位村民了解情况。“垃圾一直都在,有好几年了,村里曾出面清理过一次,但后来又有人放上去,最近没见有人来清理。”该村民告诉记者,据她了解,这些垃圾可能是村里旧村改造后清理出来的。记者又回到村里,在一处居民楼前,遇到了该村的一名相关负责人,“那里是我们村里设置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这位负责人说,该地块原来是村里的荒田,面积挺大,而且又离村比较远,所以村里才决定将其作为临时堆放点,不过由于这两年没彻底清理,才导致临时堆放点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
既然知道了建筑垃圾的出处,村里又有哪些改善措施?随后,记者联系了岭脚吴自然村相关负责人。他表示,现在村里正在建设村活动中心,届时,他们会对村口河道内的建筑垃圾进行统一清理,清理时限为一个月;而百亩洋自然村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虽然知道垃圾乱堆放不好,但又找不到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来处理这些建筑垃圾。
随后,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跃龙街道相关部门,据介绍,该街道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云台村河道存在的建筑垃圾乱堆放的问题进行整治。整治效果如何,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百亩洋自然村进山口处的两处垃圾。